您的位置:您现在位置 >第一章 挑战精英文化的大众文化
第四节  大众文化的功能

  二十世纪的学者受正统观念支配,还多半将大众文化排斥在学术研究的“正史”之外,但是随着大众文化逐步成为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文化样式,它在学术视野中也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本文尝试把大众文化作为严肃课题来研究,将以一种理性的态度从正面探讨大众文化的独特功能与根本局限。

  一、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些功能主要表现在:

  (1)大众文化满足着市场经济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必然带来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首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亦日趋激烈,工作的高效率、快节奏使人们急于在工作之余寻求文化娱乐,使紧张疲惫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而大众文化恰恰提供了人民娱乐消遣的广阔空间。其次,使绝大多数人参与文化创造成为现实。以往的先进文化往往被某种社会阶层所拥有,客观上造成了文化霸权主义。而大众文化的主体是普通的民众,每一个人都可以借助信息时代便捷的大众传播工具,共同参与到文化的创造和消费中来。再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人们的闲遐娱乐时间,尤其在9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实行了双休日制度、五一和国庆的长假,大众也需要能够满足他们精神生活的文化娱乐活动。

  大众文化正是顺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文化娱乐的需求,迅速兴起、发展和繁荣起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通俗报刊、卡拉OK 、露天舞场及各种娱乐性设施纷纷出现并呈现出日趋火爆的局面,大众文化进入了文化市场,并占领了相当大的文化市场。

  (2)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整合。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来,主流文化倡导解放思想与革命创新,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以及整个世界文明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放手、放权发展了大众文化,才促成了今天大众文化的飞速发展和全面繁荣。如今,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等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流文化在倡导和表达自己的文化理想时,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大众文化以其特有的世俗、多元、平民取向,生动、鲜活的实现了主流文化的理想及国家理想,确保了官方意志的主导性和效能性。因此,有人说:大众文化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崭新途径;大众文化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当然,二者的摩擦与冲突仍然存在,主流文化需要通过各种经济、行政、立法等手段实现了对于大众文化的有效调节和控制,逐步将大众文化的发展纳入到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作为中国世俗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具有开放的、变革的意义。正是大众文化,实际地改变着中国当代的意识形态,在建立公共文化空间和文化场域上,在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心灵的提升,真正的大众文化是为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