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现在位置 >第一章 挑战精英文化的大众文化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步入了信息时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已经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满足了各阶层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它的发展水平和商业运作日趋成熟化。电视娱乐节目花样翻新,娱乐、时尚、服饰、美容、医疗、科技……无所不包;贺岁片、暑期强档、长假推出……商家抓住任何可把握的机会;网络给予大众文化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闪客、网络文学、灌水、博客等等,网络使得大众文化正从“代言文化”向“畅言文化”转型,从而成为一种与信息社会存在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二、大众文化的未来走向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顺应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虽然它有着历史顺承的合理性,但是它的商业化、复制性等消极因素也是不可否认的,遭到道德理想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坚决排斥。也有人指出:“大众文化在现实中一点点地蚕食着人们的高尚理想、不息的奋斗精神、高品位的审美情趣,从而导致后现代所不停宣扬的生存焦虑、无奈、自暴自弃、末世情结等消极情绪,从而以一种无聊的歌舞升平式的日常生活样态消解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最后动力。” 当然,这样的观点确实有些偏激,然而,大众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必须克服其消极方面才能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1.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大众文化已经过多的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化的形式,模仿的味道相当浓厚,这种拒绝思考、拒绝严肃人生意义的探寻,而只是追求当下快乐的趋向,是具有腐蚀性的。其问题之根本在于缺少对现代人文精神以及弥足文化传统的真正关注与弘扬,从而缺失了大众文化的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有的学者认为西方文化已经走向绝路与毁灭,只有中国文化才能拯救西方文化与人类危机,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世纪。这种看法虽有偏激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五千年华夏文明成果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资源财富。大众文化事业的管理机构应当加强监督、引导,提升大众文化的人文价值含量与质量水准。 

  
     
   2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整合。精英文化的“ 启蒙 ”性与大众文化的“ 世俗 ”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精英文化是出发点在于对社会的使命感和对社会价值理想的关注,一般都与社会世俗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诸如追求学术的纯正性、规范性,倡导文艺创作的审美理想,呼唤社会的人文精神等。而大众文化则是受市场经济导向的市民文化,通俗性、可复制性、无深度感、娱乐性是其所追求的基本目标。然而理想与现实、通俗与高雅之间是相互依存与衬托、相辅相成与转化的关系,大众文化需要精英文化的思想指导、学术培养与智力支持;另一方面,精英文化也需要大众文化提供思想资料、刺激动力和应用市场。因此,未来大众文化的发展,也是与精英文化的相互借鉴、认同、融汇和共同提高。

 

  上一页 下一页